起点电视网

2023年双良节能研究报告 光伏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张 当前关注

来源:华创证券 时间:2023-06-05 12:04:48

一、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设备龙头 ,布局硅片组件开启新一轮成长

(一)节能节水设备起家 ,光伏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张

公司创立于 1982 年,成立初期主要经营溴冷机设备,后陆续拓展空冷器、换热器等业务, 逐步发展成为节能节水设备龙头。2005 年公司增资并控股江苏利士德化工,切入化工业 务。2015 年,公司将盈利能力较弱的化工业务剥离;同年,通过资产重组将多晶硅还原 炉业务置入上市公司主体,正式切入新能源领域。2021 年,公司宣布在包头投建两期 40GW 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切入硅片环节。2022 年,公司包头组件项目成功投产,光 伏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2023 年,公司包头三期 50GW 硅片项目开工,光伏版图进一步 扩张。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成长初期以节能节水设备为主业(1982 年-2007 年):1985 年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溴 冷机,并分别于 2005 年和 2006 年切入换热器和空冷器业务。 (2)布局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切入新能源快速发展(2007 年-2021 年):2007 年公司对 多晶硅还原炉国产化进行研发,2015 年将还原炉业务置入上市主体,切入新能源领域, 后快速发展呈为我国多晶硅还原炉设备龙头。 (3)布局硅片和组件业务,光伏版图进一步扩张(2021 年至今):公司分别于 2021 年 与 2022 年开始切入硅片和组件业务,开启新一轮成长。


(资料图)

(二)节能节水系统+光伏新能源系统两大核心业务并驾齐驱

节能节水系统主要产品包括溴冷机、换热器和空冷器系统等。公司溴冷机业务紧抓“双碳” 市场机遇,围绕白酒、余热供热、多晶硅等多市场开展业务;换热器业务立足稳定增长 的空分市场,公司客户跨多晶硅、石化、半导体多行业,与通威、特变、大全、丽豪等 优质客户关系紧密;空冷业务拥有深厚的钢塔技术和经验优势,在电力、煤化工等领域 维持着第一的市场占有率,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相继完成国电内蒙古上海庙、华能陇 东能源、华能达拉特发电厂等空冷项目的同时稳步提升循环水产业市场份额,为空冷业 务的未来发展奠基。 新能源系统主要产品包括多晶硅还原炉、硅棒硅片和光伏组件等。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业 务市占率领先,受益于硅料扩产潮,还原炉业务发展迅速,从四川永祥、新疆大全、亚 洲硅业、新特能源、东方希望等大型企业处连获大单。单晶硅片方面,2022 年底产能达40GW。组件业务方面,2022 年 4 月,公司宣布拟于包头投资建设 20GW 组件产能,其 中一期 5GW 已经成功投产,产品涵盖 P 型和 N 型、182 和 210mm 尺寸的单双玻组件, 功率范围为 400W-700W。按公司目前已公布的规划,将逐步形成 90GW 拉晶、40GW 切 片、20GW 光伏组件的横跨光伏产业链多环节、高质量布局。

(三)股权结构相对分散,股权激励激发公司活力

公司实际控制人缪双大合计持股 10.13%,拥有约 45%表决权。截至 2023 年一季度末, 公司实际控制人缪双大先生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 10.13%,其中直接持股 0.78%,通过双 良集团、上海同盛永盈、江苏利创新能源、江苏双良科技间接持股 9.35%。上述四家公 司互为关联方,缪双大先生通过控股上述公司,共计拥有公司约 45%的表决权。此外, 实控人之子缪文彬通过上述公司间接持股 6.37%,目前任公司董事长。 (1)2018 年股权激励:2018 年 4 月,公司发布 2018 年股票激励计划,以 2.03 元/股的 价格向 89 名激励对象授予 1700 万股,其中中层管理及核心技术人员 1405 万股,占激励 计划总数的 82.65%,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 2018/2019/2020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2.50/3.00/3.75 亿元。目前该次股权激励已实施完毕,2019 年及 2020 年业绩考核未达标。 (2)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2022 年 8 月,公司发布《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持股计 划份额不超过 5384.7 万份,预留份额不超过 256.7 万份(每份份额为 1 元),授予价格为 5.58 元/股。本次参加持股计划总人数不超过 167 人,主要参与对象为双良硅材料与新能 科技核心技术/业务/管理人员,合计占持股计划的比例约为 93.5%。员工持股计划将建立 和完善公司、股东和员工三方利益共享,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实现公司的 可持续发展。

(四)营收和业绩同环比大幅增长,光伏新能源业务为主要增长极

自 2015 年剥离化工业务后,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呈现波动状态。2015-2022 年,公司 营收 CAGR 为 24.53%,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15.51%。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144.76 亿元,同比+278%;实现归母净利润 9.56 亿元,同比+208%。 主要系 2022 年公司还原炉和硅片等光伏新能源业务快速爆发,带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目前,公司还原炉和大尺寸硅片在手订单充沛,新能源板块延续增势。2023Q1 公司实现 营收 54.63 亿元,同比+215%,环比-5%;实现归母净利润 5.02 亿元,同比+315%,环比 +299%。

产能快速爬坡放量,单晶硅棒硅片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 年公司单晶硅棒 硅片业务实现营收 86.05 亿元,较 2021 年 2.35 亿元大幅提升,营收占比由 2021 年的 6.14% 迅速提升至 2022 年的 59.44%,超越节能节水系统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多晶硅还原炉市占率领先,受益于行业发展营收高速增长。2022 年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业 务实现营业收入 29.05 亿元,同比+197%,2022 年还原炉业务营收占比为 20.07%,较 21 年降低 5.48pct。光伏行业下游装机需求持续旺盛,硅料价格持续坚挺,龙头硅料企业扩产叠加新玩家进入,公司还原炉业务市占率领先,因而持续受益,迎来高速发展。 节能节水系统业务稳健发展,多领域领先奠定坚实业绩基础。2022 年公司节能节水系统 业务实现营收 27.37 亿元,同比+7%,营收占比为 18.91%。2017-2022 年节能节水系统营 收CAGR达16.60%;分产品来看,2022年溴冷机、空冷器、换热器营收占比分别为6.84%、 7.89%、4.18%。公司深耕该领域多年,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先,未来将为公司贡献相对稳 定的营收。

硅片拉低综合毛利率,净利率整体稳定。2022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16.51%,同比降低 11.33pct;2023Q1 综合毛利率为 14.66%,同比降低 3.88pct;主要系公司硅片产能处于爬 坡阶段未能实现规模化效应,硅片业务毛利率较低拉低综合毛利率。2022 年公司净利率 为 7.23%,同比降低 1.64pct;2023Q1 净利率为 9.82%,同比提高 1.99pct;公司费用端控 制优秀,近年来公司净利率整体稳定。 (1)单晶硅片硅棒业务压低整体毛利率。2022 年单晶硅棒硅片业务毛利率为 7.86%,拖 累公司综合毛利率。毛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硅片产能尚处爬坡阶段,且上游硅料 价格上涨。随着公司硅片产能逐步爬坡,公司单晶硅业务毛利率已出现明显改善。 (2)多晶硅还原炉业务毛利率相对稳定。2022 年多晶硅还原炉业务毛利率为 34.74%, 同比降低 3.80pct,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产品毛利率领先于其他产品。 (3)节能节水系统业务毛利率阶段性承压。2022 年公司节能节水系统业务毛利率为 23.5%,同比下降3.95pct,其中溴冷机/空冷器/换热器毛利率分别为27.68%/16.38%/30.13%, 同比变动-0.44/-8.42/-1.55pct。其中空冷器毛利率明显下降,主要系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 涨所致。

公司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销售费用率下降幅度最大。2023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31%, 同 比 下 降 4.91pct; 其 中 销 售 费 用 率 / 管理费用率 ( 含研发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0.96%/3.19%/1.15%,同比变动-1.49/-3.45/+0.0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主要系公司营收快速增长稀释管理和销售费用率。多晶硅还原炉业务毛利率相对稳定。 公司研发支出稳步增长,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及工艺进步。2022 年公司研发支出为 5.02 亿元,同比+188%;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为 3.47%,同比降低 1.08pct。研发投入增加系 公司不断开拓新产品及市场领域所致;节能节水方面,公司已开展溴冷机产品全系列控 制系统智慧化升级、钢结构塔循环水冷却系统开发以及特材换热装备的研发等工作,绿 色智能车间已正式投产。新能源装备方面开展大型电解水制氢装置的生产制造、超低温 液氢储罐的研发、以及电子级还原炉、智能还原炉的开发等工作。同时公司通过技术提 升,在 N 型硅片方面也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

(五)顺应硅片大尺寸趋势,持续募资扩产先进产能

公司顺应硅片大尺寸趋势,持续扩张大尺寸光伏单晶硅产能规模。2021 年以来,公司顺 应硅片大尺寸趋势,持续募资扩建大尺寸光伏单晶硅产能,在 P 型硅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N 型硅片产能,发挥单晶硅产能规模化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升公司在硅片 业务的竞争力。 顺利完成定增投入包头一期 20GW 硅片项目,拟发可转债用于包头二期 20GW 硅片项目 建设。2022 年 7 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 2.43 亿股,募集资金净额 34.61 亿元,其中 29.73 亿元用于包头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4.88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23 年 3 月,公 司发布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拟募集资金 26 亿元,其中 18.6 亿元用于包头单晶 硅二期项目(20GW)建设。目前,公司包头单晶硅一期项目 20GW 产能已全面达产; 包头单晶硅二期项目 20GW 产能有望于 2023 年上半年达产。

(六)公司分红慷慨,累计分红比例超 70%

从历史分红情况来看,2003-2022 年,公司累计分红总额达 34.91 亿元,占公司累计归母 净利润的 72%。其中 2010-2019 年,连续十年平均股利支付率超 80%。上市公司分红是 实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重要形式,也体现了公司健康的财务状况以及优秀的治理能力。 2022 年公司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 元。2022 年 5 月 30 日公司共计派发现金分红总额为 5.61 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 58.7%。

二、新能源业务:硅片业务快速放量,还原炉订单充沛

(一)硅片:产能落地叠加石英砂保供,硅片有望实现量利齐升

1、切入硅片快速成长,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公司于 2021 年正式切入硅片环节,截至 2022 年底,已形成单晶硅片产能 40GW。公司 于 2021 年 2 月设立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正式布局硅片环节。2021 年 6 月,公司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成功出炉;2021 年四季度,182mm、210mm 方锭/硅片开 始出货。产能规划方面,2021 年 3 月,公司公告于包头分二期建设 40GW 拉晶、40GW 切片项目,一期、二期分别建设 20GW 拉晶、20GW 切片项目;2022 年 11 月,公告于 包头投资 105 亿元建设 50GW 拉晶项目。随着以上项目的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形成 90/40GW 的拉晶/切片产能。

2022 年公司硅片业务实现营收 86.05 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59.4%,盈利能力明显 改善。2022 年公司硅片业务毛利率为 7.86%,同比+19.9pct,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体现, 硅片业务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2、在手订单情况充沛,保障未来出货

与下游客户签订长单保障未来出货,预计 2023 年长单销量约 40-50GW。公司已和通威、爱旭、润阳、天合光能等多家下游电池厂商建立合作并签订销售长单,保障硅片出货。 2021 年至今,公司单晶硅片订单规模总计 115.5 亿片,单晶方锭订单规模总计 4.8 万吨, 均以 182mm 及以上大尺寸为主。若按 182/210mm 硅片功率分别为 7.8/10.4W/片测算,预 计 2023 年公司硅片长单销量约 40-50GW。

3、石英砂紧缺产出阶段性受限,公司保供能力强有望保持较高盈利

硅片环节产出受制于高纯石英砂供应,盈利能力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光伏装机高增的背 景下,高纯石英砂供应不足,导致硅片环节实际产出受限,截留部分硅料环节利润,保 持了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高纯石英砂供应依赖进口,国产替代进展缓慢,且扩产周期 长达 1.5 年左右,预计 2023-2024 年,高纯石英砂供应将持续偏紧。 公司已与尤尼明、TQC 签订长单锁定高纯石英砂供应,硅片环节有望量利齐升。随着硅 料供应瓶颈逐步解除,硅料环节利润将向下游转移,高纯石英砂供应偏紧,或将阶段性 限制硅片实际产出。公司凭借高纯石英砂的保供能力保障硅片出货,硅片环节有望迎来量利齐升。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硅片出货 35GW 左右,随着产能爬坡规模效应显现,硅 片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二)组件:投建 20GW 光伏组件项目,完善光伏产业链布局

继布局大尺寸硅片后公司进军组件环节,目前 5GW 产能已建成投产。2022 年 4 月 7 日, 公司发布拟签署包头光伏组件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投资 15 亿元用于 20GW 高效光 伏组件一期项目(5GW)建设。2022 年 5 月 8 日,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同年 9 月 25 日 已实现量产,年产能为 5GW。 组件产品涵盖 P 型和 N 型 182 和 210 尺寸单双玻组件,功率最高可达 700W,最高效率 为 22.5%。目前公司已获得 TÜV 南德认证和海内外订单。 客户积累深厚,助力组件业务发展。公司深耕传统节能节水业务多年,下游客户涵盖火 电、煤化工等领域龙头企业,近年来先后与国神公司、华能、甘肃电投、国电建投、国 电电力等火电企业签订 EPC 总包服务、设备采购等合同,积累了深厚的央国企电力企业 客户资源。凭借公司多年的客户资源积累,组件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组件出货 3-4GW。

(三)还原炉:硅料扩产带动需求增长,高市占率保障订单充沛

1、多晶硅料生产的核心设备,占硅料初始设备投资约 12.5%

还原炉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核心设备之一。经过提纯的三氯氢硅和高纯氢混合 后,通入还原炉内进行反应,生成的高纯多晶硅淀积在多晶硅载体上,即可得到最终产 品多晶硅棒。还原炉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多晶硅产品的产量、品质、能耗和成本等指标。 从硅料初始设备投资的成本构成来看,还原炉占比约 12.5%。以通威包头 2.5 万吨项目 为例,单位初始设备投资为 4.98 亿元/万吨,其中还原炉为 0.62 亿元/万吨。还原工艺相 关设备在硅料初始设备投资中占比约 28.1%,其中还原炉占比约 12.5%。

2、受益于硅料大规模扩产,还原炉设备需求高景气

高盈利下多晶硅厂商积极扩产,带动还原炉设备需求。2020 年下半年开始,硅料环节由 于供需错配,价格不断上行,由于硅料扩产周期较长,短期新增供应量有限,使得硅料 价格持续维持高位,硅料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增厚。高盈利的刺激下,硅料环节迎来扩产潮,据 Solarzoom 数据,2022 年国内硅料有效产能约 120 万吨,同比+74%。尽管市场 预期 2022 年是硅料的景气度高峰,2023 年硅料价格将进入下行周期,但各企业仍有较 强的扩产意愿,预计将为还原炉带来可观的增量空间。据硅业分会预计,2023 年国内硅 料产能预计达 240 万吨,同比+100%;新增产能约 120 万吨,同比+134%。

预计 2023 年还原炉系统市场空间约 103 亿元,同比增长 121%。假设 22 年还原炉单位 价值量约为 0.5 亿元/万吨,配套还原模块(撬块)及换热器等设备价值量约为 0.3 亿元/ 万吨,按照硅料新增产能节奏,同时考虑存量还原炉的替换需求,我们预计还原炉系统 新增及替换合计市场空间 2023/2024/2025 年分别为 103/125/14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1%/21%/12%;2022-2025 年 CAGR 为 44%。

3、公司国内市占率第一,在手订单充沛

公司还原炉业务积累深厚,研制历史近 20 年。子公司双良新能源装备自 2003 年开始致 力于多晶硅还原工艺成套装置、绿电智能制氢系统等的研发和制造;2015 年,公司将其 持有的利士德化工 75%股权作为置出资产,与双良科技、利创新能源持有的双良新能源 85%股权进行置换,正式切入新能源业务。

受益于硅料扩产潮,公司还原炉业务高速发展。2022 年公司还原炉业务实现营收 29.05 亿元,同比+197%;毛利率为 34.7%,同比-3.8pct。2020-2022 年连续三年高速增长,下 游客户包括大全、新特、合盛、东立、东方希望、其亚、永祥等业内龙头企业。

22 年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市占率约为 60%-65%,订单充沛为业绩提供有力保障。据前文 对多晶硅还原炉市场空间的测算,我们预计 2022 年公司还原炉业务市占率约 62%。2022 年至今公司合计签订还原炉设备订单 49.1 亿元,将为公司业绩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公司 在国内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市占率领先,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还原炉业务将实现营收 40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 38%。

三、节水节能业务:传统设备多点开花,业绩稳健增长

(一)溴冷机:工业领域全覆盖,业绩稳中向好

公司以溴冷业务起家,目前已实现工业领域全覆盖。双良节能前身为江阴溴冷厂,于 1985 年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此后不断推动溴冷机技术发展创新。 近年来公司溴冷机业务稳中有进,公司溴冷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分布于在石油、化工、煤 炭等存在大量的中低温余热的高耗能生产行业领域,溴冷机可以将原本被废弃或利用率 低下的工业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满足部分生产中制冷、制热需求,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公司工业领域市占率保持领先,目前已实现工业领域专业全覆 盖、区域全覆盖。

2022 年公司溴冷机业务实现营收 9.91 亿元,同比-17.0%;占总营收比例为 6.8%,同比 -24.3pct;毛利率为 27.68%,同比-0.4pct。2022 年公司溴冷机产/销量分别为 447/545 台, 同比-33%/-13%。2022 年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公司溴冷 业务略有承压。

(二)换热器:传统空分领域稳健增长,光伏多晶硅市场实现突破

公司深耕换热器领域多年,产品种类丰富。公司自 2005 年成立换热器事业部以来,依据 不同应用条件与场景需求积极研发,目前已生产出深空焊换热器、蛇形管换热器、双冠 板换热器、汽化器、安全换热器以及符合各类标准的管壳式换热器。 2022 年公司换热器业务实现营收 6.05 亿元,同比+47.4%;占总营收比例为 4.2%,同比 -6.5pct ;毛利率整体稳定,近年来维持在 30%左右。2022 年公司换热器产/销量分别为 659/626 台套,同比+4.9%/-2.6%。

空分领域稳定增长,在 PTA、多晶硅、冷氢化等领域实现突破。在公司传统优势空分行 业,换热器业务实现稳步增长,凝汽器在 PTA 领域获得了订单突破。近几年,公司紧抓 光伏多晶硅行业市场机遇,在精馏及尾气工艺段保持领先优势,并且在冷氢化特材换热 器也获得零的突破,陆续与通威、大全、青海丽豪等多晶硅行业客户签订换热器订单。

(三)空冷器:火电、煤化工市占率领先,煤电加速发展拉动空冷业务高增长

公司空冷节水技术全面,项目经验丰富,在火电、煤化工市场占有率领先。公司于 2006 年正式进入电站空冷器领域,2016 年由空冷器设备供应商向空冷器项目承包商转型。公 司空冷器技术全面,可提供智能化全钢结构间接空冷、直接空冷、间接空冷、节水消雾 型工业循环水冷却等系统,近年来保持火电、煤化工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2022 年公司空冷业务实现营收 11.42 亿元,同比+19.8%;占总营收比例为 7.9%,同比 -17.0pct;毛利率为 16.4%,同比-8.4pct。2022 年公司空冷器产/销量分别为 14215/12841 片,同比+83.4%/+67.5%。

煤电仍是我国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灵活性资源供应主体。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比将 伴随着强随机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煤电的兜底保供、系统调节价值更加凸 显。为应对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保障冬季供暖需求以及支撑大型风光电基地可再生 能源消纳,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专业委员会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 增 230-280GW 煤电机组,2025 年末煤电装机超过 13 亿千瓦。 近两年煤电新增装机处于低位,核准量爆发式增长,新一轮煤电建设周期即将启动。 2021/2022 年,我国燃煤发电新增装机 28.1/28.2GW,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从核准量来 看,我国煤电项目核准从 2021 年四季度开始加速,据 Global Energy Monitor 数据,2021 年中国煤电项目核准量超 23GW,2022 年中国煤电项目核准量超过达 106GW,是 2021 年的四倍以上,达到了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煤电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建设周期。

受益于煤电建设加速,公司空冷业务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假设未来三年煤电累计新增装 机量达到 200GW 左右,考虑到煤电项目建设周期约 2-3 年,预计 2023-2025 年国内新增煤电装机分别为 50GW、70GW、80GW;假设新增煤电项目 75%采用空冷塔,空冷塔中 75%采用钢结构;钢结构空冷塔造价 200 元/KW。预计 2025 年中国煤钢结构空冷塔市场 空间达 90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达 44%。

四、氢能业务:绿氢市场空间广阔,电解槽产品放量在即

(一)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绿氢市场空间广阔

国家氢能政策出台,大力支持绿氢发展。2022 年 3 月,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 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目标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 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此后, 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本地区氢能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国家氢能战略,支持绿氢产业发 展。 制氢结构来看,目前绿氢占比较低,仍处于发展初期。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援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 年我国制氢产量约 3300 万吨。从制氢方式来看,以化 石能源制氢(灰氢)为主,工业副产氢为补充。我国电解水制氢仍处于发展初期,2021 年仅占全国氢气产量的 1%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政策推动绿氢市场快速发展,电解槽设备出货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据 GGII 统计,2022 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量达到 722MW,同比增长 106%。为解决风光大基地消纳问 题以及响应地方政府绿氢产业支持政策,国内能源公司积极布局风光一体化绿氢耦合项 目,绿氢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据氢云链数据,2023 年一季度我国电解槽招标规模达 452MW, 超过 2021 年全年出货量,平均中标单价约 1.5 元/W。据势银(TrendBank)预测,2025 年绿氢的需求量将达到约 120 万吨,2025 年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量预计达到 10GW 以 上,按 1.5 元/W 价格测算,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50 亿元。

(二)电解槽参数性能优秀,公司制氢业务放量在即

前瞻布局氢能业务,首套绿电制氢系统已成功下线交付。2022 年 3 月,公司建成氢能研 究中心建设,专门用于公司电解制氢产业和氢能产业链技术研发,全面布局上游电解制 氢技术、储氢技术,以及下游氢气高效利用技术。2022 年 9 月,公司首套 1000Nm³/h 绿 电智能制氢系统成功下线,彰显了公司大型电解槽系统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

性能参数优异,电耗水平行业领先。双良绿电智能制氢系统由“一体化 IGBT 电源、高 性能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氢气纯化装置”四大核心部分组成,直流电耗在 4.2-4.8kWh/Nm3 ,电流密度可达 3000-4000A/m2,电解效率超过 76%,单槽制备量达 1200Nm3 /h;气液分离装置壳将碱液沉降分离后,氢气纯度可达 99.9999%。

五、盈利预测

(一)关键假设与盈利预测

硅片、组件:2023 年全球光伏需求预计达到 350GW 以上,同比增速预计超过 50%。公 司于 2022 年底形成硅片产能 40GW,出货 13GW 左右,预计公司 23-25 年硅片销售将达 到 35/53/68GW , 硅 片 价 格 随 硅 料 降 价 而 下 调 , 预 计 硅 片 业 务 23-25 年 营 收 189.3/229.5/244.4 亿 元;随 着公司 产能 布局加速 ,预计 公司 23-25 年组 件出 货 3.5/8.0/15.0GW,预计组件业务营收 51.1/99.1/165.9 亿元。 还原炉设备:公司还原炉业务市占率领先,受益于硅料产能扩张,我们预计 23-25 年公 司还原炉业务营收为 40.2/48.6/54.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21%/12%。 节水节能设备:公司溴冷机和换热器业务稳定向好,空冷器业务受益于煤电建设加速有 望快速发展。预计公司 23-25 年节能节水设备业务营收为 38.7/43.1/47.0 亿元。 氢能:全国多省市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公司凭借先发优势,目前在建产能 100-200 台,预计 23-25 年交付 30/50/80 台,对应营收为 3/5/8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X 关闭

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电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