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电视网

每日快报!陈相秒:美国重置南海地缘架构,东南亚国家有四重担忧

来源:观察者网 时间:2023-04-21 13:07:41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相秒】

今年以来,美国在南海及周边地区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与菲律宾就新增4个军事基地达成一致,重启美菲南海联合巡航,举行防长和外长“2+2”会议商定未来5到10年内完成美国安全援助菲律宾的路线图,举行规模空前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以及布林肯首次造访越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述这一系列操作,不禁勾起人们对冷战时期美菲关系的种种回忆,也不禁担忧:南海会不会成为所谓的“新冷战”策源地?

冷战思维主导美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

有四个方面的现象足以表明,美国当下的南海战略完全是基于冷战思维。

第一,补足菲律宾群岛的短板,重筑“第一岛链”。

所谓“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亚太战略的“精华”。从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到台湾岛及菲律宾的吕宋岛、民都洛岛、巴拉望岛和大巽他群岛,漫长的岛屿连接线在地理上构成了防止竞争对手影响力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在外交上为美国实施“联合战略”、牵制竞争对手提供重要支点。

从1992年结束在菲律宾长达一个世纪的驻军,到2014年开始寻求重新驻军,美国在短短20年内“去而复返”,反映出其强化岛链战略中菲律宾环节的用意。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对岛链战略的需求再次回升,但目前菲军事实力及在菲美军力量远不及东北亚的日本,也满足不了美军遏制中国的心理预期。

美国在菲律宾新增的4个军事基地,所选基地位置敏感、特殊,特别是菲律宾北部地区的3个基地与台湾岛和琉球群岛相互策应,进一步显示出美国试图以增加在菲军事资产和提升菲防务能力为重点再造第一岛链。

美军运输机在机场进行作业。图片来源:美菲“肩并肩”演习脸书账号

第二,修复美菲关系,延续美越军事安全合作势头,升华美国和印尼、马来西亚的双边关系,以“阵营化”定义在东南亚的外交。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在2019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盟友和志同道合伙伴的数量在地缘政治竞争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胜利方和失败者成员数量的比例在一战和二战时期分别是32:4和54:8,而冷战时期美国的盟友与伙伴达到54个,苏联只有26个。

这一简单的对比和粗暴的思维方式表明,美国战略界正在以昨天的历史作为今天对华竞争战略的借鉴,企图在印太地区构建新的“阵营”。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政府“换首脑”但没有换思维。拜登自2021年接掌白宫以来,总统本人、副总统哈里斯、防长奥斯汀、国务卿布林肯等轮番上阵,修复美菲关系,重启美印尼战略对话,延续和越南、马来西亚双边军事安全合作的积极态势,以及构建美英澳联盟、提出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计划,启动搭建美日菲安全对话框架等,以“阵营化”定义东南亚战略比起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升级传统军力、部署战略性力量、实施灰色地带,三管齐下,重建美军以南海为中心,北接东海、西连南太的区域绝对军事优势。

美国战略界自本世纪初就开始从军事角度论证所谓“美国衰落论”和“中国威胁论”,认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全面军事优势因为中国海军、空军尤其是导弹力量的发展而形成的“不对称性”优势正变得岌岌可危,岛链防线也面临被突破的危机。

基于此,美国战略界设想重新设置亚太兵力结构,包括发展以远程隐身轰炸机为主的远程空中力量,解除《中导条约》限制以在亚太部署500-55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侧重部署海军陆战队及两栖作战力量等。种种迹象表明,拜登政府正按照美国战略界的设想加快调整,开始实施包括部署中短程导弹力量在内的“太平洋威慑计划”,突出两栖戒备群和海军陆战队在南海的使用。

美军寻求增加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正是为了给兵力结构调整做准备。加上这次新增的4个,美军在菲律宾群岛的空军基地将达到5个,其中新增的巴拉巴克岛将成为美军的综合性基地,位于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的圣安娜卡米洛·奥西亚斯(Camilo Osias)则是美军在南海为数不多的海军基地之一。同时,其中部分基地为美国在南海周边部署中短程导弹创造了可能,今年的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罕见部署了“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便是释放出了这一强烈信号。

除此之外,2023年美菲“2+2”会议已经确认,两国正在商谈重启南海联合巡航,还将邀请日本和澳大利亚参与。再加上2022年5月美国提出“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计划”以及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常态部署1艘海岸警卫队船只,美国在南海以海岸警卫队的常态化存在为主要内容的“灰色地带战略”已进入实质阶段。

3月2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称美菲正商谈重启南海联合巡逻,日澳有意加入。

第四,扩大联演规模、增加军演频次、保持抵近行动密度,美军在南海战略威慑掺杂着战术模拟和战争准备。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演习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美军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的军事演习从2016年的19次、2017年29次和2020年33次增加到了2022年的48次。为期18天的2023年“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规模更是达到17000多人,刷新了历史记录。

同样,美军核动力潜艇和水面、空中力量在南海保持高强度的抵近行动,核动力潜艇和航母编队在南海的行动达到平均每个月1艘次的频率,空中和水面舰艇活动分别保持平均每天10架次和5.5舰日的水平。

美军在南海的行动除了炫耀武力展示威慑之外,还夹带着战术演练和战场建设的意图。特别是此次“肩并肩”联合军演地点选在了扼守巴士海峡的巴坦群岛省、靠近台海的吕宋岛北部、直面南沙群岛的巴拉望省和面向中沙群岛黄岩岛的三描礼士省,测试中国外交及军事反应,开展覆盖台海南部和南海的战场建设、以及美菲日澳相互配合的战术演练的意图显露无疑。

此次演习科目包括海上安全、两栖任务、实弹射击等,在俄乌冲突的启发下,美军特别将网络安全作为重要演习科目,凸显出此次演习实质上是美方设想的以中国为假想敌、成规模的海上全面对抗实战模拟。

美菲2023“肩并肩”联合军演 图自法新社

美国正在重置南海地缘政治架构

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期内,南海地区保持着两种地缘政治架构并存的格局。虽然1992年结束在菲驻军,但凭借《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及1998年《部队访问协议》,加上美泰《共同防御援助协定》、美新《1990年谅解备忘录》,美国依然对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秩序维持着强大影响。与此同时,冷战后,东南亚地区逐步形成以东盟为中心的安全架构。

但总体而言,随着美军撤出菲律宾、泰国以及将在亚太战略重心转向东北亚,东盟主导的安全架构占据上风,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安全一体化进程提上日程并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与安全合作也得到显著提升。

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其核心就是“重返东南亚”,事实上这也是该战略主要设计者希拉里自2009年以后一直鼓吹的。因此,美国虽然至今仍宣称支持东盟中心地位,但随着逐步恢复对东南亚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外交投入,“亚太再平衡”和印太战略对东盟在地区安全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造成巨大冲击。此番拜登政府在南海地区大行“小多边主义”战略和扩军计划,不仅冲击东盟中心地位,也使得南海地缘政治结构处于重置边缘,这具体表现为:

在力量结构上,由“一体化”转向“阵营化”。东盟主导的地区安全架构的主线有三条:开展区域安全事务磋商、逐步推进军事安全合作、维持东盟的中心性。但美国的“小多边主义”呈现出的是排他性、对抗性。特别是美国预设中国作为竞争目标,有指向性地拉拢东盟国家及日、印、澳等其他印太国家,按照南海争端等不同议题设置不同的“安全合作机制”、甚至“隐形联盟”和“军事同盟”。这一方面使得地区政治安全“一体化”的进程受到干扰或阻断,部分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也由协商对话转轨竞争乃至对抗;另一方面逐渐形成由美国主导的“阵营”,同美国设想的假想敌为之间的较量。

在安全规范结构上,“以权力界定安全利益”取代“合作安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东盟主导的地区安全架构的根本基础,其确立的安全规范可以概括为三点:友好相处、保持对话、和平解决争端,即以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本质上是集体安全观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电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